[散文]墓志銘
在老家的大哥來電與我相商:清明節(jié)前,修修家里的祖墳如何?
鄂東老家,大別山南麓的某個青松站立的小山岡上,有我父親、祖父祖母永遠的家。他們均于上世紀七十年代,揮別故鄉(xiāng)那片苦難、貧瘠的山水,在其間一片逼仄的坡岡上,凄然躺下,融入泥土。無疑,每個小屋如同他們活在人世間的一生,低矮、簡陋、灰暗,只有岡地上單薄的小松樹苗兒,才有些許生氣。這*0年間,雖有過一次簡易修繕,并無大的改觀。倒是那片與我年紀相當(dāng)?shù)那嗨?,漸漸立地頂天。前年清明節(jié),專程驅(qū)車趕回。手捧一把粘粘的故土,分別壘放在*個小屋的頂上,緩緩,又緩緩。那是一個特別的慢鏡頭,腦子里回想孩童時的一簞食、一瓢飲,一個懷抱、一次鞭打,頓時淚眼模糊……遂藏了一個心愿。
當(dāng)即答復(fù)大哥:修,而且要搞墓志銘,我來寫!
鄉(xiāng)間修墓,這幾年小有風(fēng)行。后人有錢的,要么搞得金碧輝煌、俗氣十足;要么模式堆砌、千篇一律,看不出一點人味兒,只遠遠看到燒鈔票冒出的黑煙。不用說,基本上是不會有墓志銘的。
或說,墓志銘是大人物的專利,山野村夫,蟻般人生,何歌何頌,何概何述?反對!普通黎民百姓,因時世、環(huán)境,或許人生非峣峣,不皎皎,但那萬丈高樓底下的億萬個墊腳基石,畢竟是一塊塊貨真價實的石頭,其質(zhì)地或許更加純正。他們不能輝煌地生息在地表上,還不能尊嚴地長眠在地底下?我,開不了“神六”,也拿不了奧運金牌,甚至做不了一件稍微驚天動地的事情,但,五六千個常用漢字的排列組合還是對付得了的。
“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,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”。北島的這句子,學(xué)生時代默頌過一萬遍。理解自然不淺。很顯然,不同于過程性的通行證,墓志銘是人一生的總結(jié),只有一次,只有一個。長長短短的一生,所有看不見的倒影,聚光鏡一般,最后全部聚焦在那百十個字上??陀^,凝練,個性化。
我開始留心有關(guān)于墓志銘。
近日網(wǎng)上有一篇很火的文章,《我來過,我很乖》。一個一出生就被遺棄的孤兒,一個身患絕癥主動放棄治療、而把全球華人捐給她的*4萬元醫(yī)療費留給其他患白血病的孩子的小女孩,在這個世界上只活了8年,她留給這個世界最后的一句話是——“我來過,我很乖”。她小小墓碑上,就刻著這6個字。6個字,清稚若絲弦,震撼如滾雷。
而閱讀名人的墓志銘,其實是在讀他們的傳記,世間最精短傳神的傳記:
以《紅與黑》聞名于世的法國批判現(xiàn)實主義作家司湯達的墓碑上刻著他生前用意大利文自撰的墓志銘:“米蘭人亨利#8226;貝爾安眠于此,他曾經(jīng)生存、寫作、戀愛?!鼻逖艠阗|(zhì),不卑不亢。
只活了*8歲的普希金,是俄國1*世紀偉大詩人。他的墓志銘是16歲時寫的《我的墓志銘》詩:“這兒安葬著普希金和他年輕的繆斯,還有愛情和懶惰,共同度過愉快的一生。他沒做過什么善事,可就心靈來說,卻實實在在是個好人?!?/p>
專寫硬漢,晚年用獵槍喂食了自己的海明威的墓志銘簡短幽默、寓莊于諧:“請恕我不再起來了!”
《讀者文摘》創(chuàng)始人華萊士的墓志銘:“最完美的壓縮?!?/p>
與華盛頓、林肯齊名的美國*大偉人之一的美國第*任總統(tǒng)杰斐遜的墓志銘是自己欽定的:“這里安葬著托馬斯#8226;杰斐遜。他是《獨立宣言》的起草人,《弗吉尼亞宗教自由法案》的起草人和弗吉尼亞大學(xué)的創(chuàng)始人?!敝蛔植惶崴麚?dān)任過美國總統(tǒng)等光輝歷史。
美國著名政治家、曾經(jīng)“捕捉”天上雷電的科學(xué)家富蘭克林的墓碑上按其遺囑只寫這么一句話:“印刷工人本杰明#8226;富蘭克林”。后人實在不忍,在其墓碑上又加上兩句話:“從蒼天處取得閃電,從暴君手中取得民權(quán)?!?/p>
對一位畫家的贊美,又有什么樣的語言,能勝過出現(xiàn)在意大利畫家拉斐爾的墓碑上的:“活著,大自然害怕他會勝過自己的工作;死了,它又害怕自己也會死亡。”
美國空軍頒發(fā)紫心勛章給麥洛維奇,表揚他在越戰(zhàn)中的英勇表現(xiàn)。后來他被發(fā)現(xiàn)是同性戀者,于是被解除軍職。其墓志銘為:“當(dāng)我在軍隊時,他們因我殺害兩個人給我一枚勛章,卻因我愛一個人解除我的職務(wù)。”
發(fā)現(xiàn)了熱力學(xué)第二定律的物理學(xué)家玻爾茲曼的墓碑上只寫著他發(fā)現(xiàn)的公式“S=KlnΩ”。
16世紀德國數(shù)學(xué)家魯?shù)婪蚧水吷木Γ褕A周率計算到小數(shù)后**位,是當(dāng)時世界上最精確的圓周率數(shù)值。在他的墓碑上只刻著:“π=*.141**26***8****2*846264**8*2***0288”。
“**,22,**,R.I.P”,美國影星瑪麗蓮#8226;夢露的墓志銘。這*個數(shù)字是夢露的胸圍、腰圍和臀圍的英寸數(shù),縮寫字母的意思是在此長眠。閉著眼睛想想看,這個女人給這世界念念不忘的,除了這*個數(shù)字,還有什么?
古希臘大數(shù)學(xué)家刁潘都的墓志銘是一道數(shù)學(xué)應(yīng)用題:“過路人,這里埋葬著刁潘都的骨灰,下面的數(shù)字可以告訴你他的一生有多長: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愉快的童年;在他生命的十二分之一,他的面頰上長了細細的胡須;如此,又過了一生的七分之一,他結(jié)了婚;婚后*年,他獲得了第一個孩子,感到很幸福;可是命運給這個孩子在世上的光輝燦爛的生命,只有他父親的一半;自從兒子死后,他在深切的悲痛中活了4年,也結(jié)束了塵世的生涯?!?/p>
英國文豪肖伯納一直活到*4歲,他的墓志銘很風(fēng)趣: “我早就知道無論我活多久,這種事情一定會發(fā)生的。”視死亡,如葉落大地。
還有一類墓志銘是由他人代為撰寫的,幽默得過了頭,有點諷刺的意味。英國鐸爾切斯特地區(qū)有塊墓碑上刻著:“這兒躺著一個不肯花錢買藥的人,他若是知道葬禮的花費有多少,大概會追悔他的吝嗇。” 另一處教會墓園里,一則老處女碑文,估計是出自一個向其求愛未遂的郁悶?zāi)凶又郑骸膀湴炼竹娉值默斏?,總是神圣不可侵犯,她拒絕給予男人的,現(xiàn)在都給了蛆蟲?!?/p>
一德國夫婦為夭折的嬰兒撰寫的墓志銘也頗令人玩味:“墓碑下是我們的小寶貝,他既不哭也不鬧,只活了21天,花掉我們40塊錢?!庇鴮W(xué)者培根為一對夫妻出生兩周便夭折的孩子寫道:“他來到這世上,四處瞧了瞧,不太滿意,就回去了?!?/p>
也有名不見經(jīng)傳的“卑賤者”,譬如美國人約翰#8226;特里奧,其碑文凄涼無比,讓人鼻子發(fā)酸:“可憐地生活,可憐地死去,可憐地掩埋,沒有人哭泣?!?/p>
書法大師啟功教授,66歲時就自撰了墓志銘:“中學(xué)生,副教授。博不精,專不透。名雖揚,實不夠。高不成,低不就。癱趨‘左’,派曾‘右’。臉微圓,皮欠厚。妻子亡,并無后。喪猶新,病照舊。六十六,非不壽。八寶山,漸相湊。計平生,謚曰陋。身與名,一齊臭?!痹溨C生動,過目難忘。
話歸正傳。現(xiàn)在,我得為我的*位先人“樹碑立傳”。
父親僅活40歲,算是個鄉(xiāng)間難得的“知識分子”,一生敢說敢干,敢作敢為,嚴厲兇狠,夏天夜里,蚊子都繞開走。天不惜英,食道癌大搖大擺地將此一條硬漢吞噬。那是在極度貧苦的1***年。斯時,上有七旬老父老母,下有*個嗷嗷待哺的兒女。父親走后的第*年,祖父以80高齡無疾而終。老人一生性格獨具:青壯年俠義不羈,老年超然世外,估計一生沒流過一滴淚水。祖母是童養(yǎng)媳出身,可憐一雙三寸小腳,走過*個朝代,是漢語里苦難、節(jié)儉、善良、賢淑等等詞條活生生的釋義。一輩子紡的紗線怕有幾大樹草,捧出的茶水可裝滿一小水塘……
我的構(gòu)想是,每人幾字或幾十字,個性化的輪廓描述。大哥來電提醒:有字數(shù)要求,樣式還是規(guī)范點好,畢竟是鄉(xiāng)間野里。
明白。
交了如下一份答卷:
父親的墓志銘:匆匆四十載,赫赫一丈夫。眠于斯者□公□□(一九三二——一九七三),當(dāng)此人生。公號倫貞,妹弟二,配□氏為妻,育兒女五。生于蓬蓽之戶,長于饑饉之時,垂髫之年即替父當(dāng)家,苦心志,勞筋骨,餓體膚,塑就剛果之性、鐵肩之軀。公慧智過人,幼入私塾一年,砥礪琢磨,竟成鄉(xiāng)間里下一把算盤一支筆?;蛭蛉耸蕾艂簦吷鷩兰嚎磷?,教兒勵志,躬耕伴讀,家勢由弱趨強。一生無論峰谷,無佝僂一日、頹廢一時。鑒此,雖因病魔以不惑之軀長伴青山,亦無憾矣!惟惜未享天倫之樂,未賞庭院之景。后輩當(dāng)銘記血脈之源,景仰立世之貌。
祖父的墓志銘:□公緒,名□□(一八九七——一九七六),有弟妹二、異父喻姓兄二,妻□氏,育兒女三。自幼家貧,十一學(xué)裁縫手藝,人聰慧,藝精湛。曾入大別山,效力五師衣裝,被鄉(xiāng)吏通緝。公性倔傲,不怯強暴,不畏權(quán)勢,鄙嗟來之食,好打抱不平,憫鄰里鄉(xiāng)親,兄弟幾人均以技藝、俠義名揚鄉(xiāng)里。喜玩,好打鑼鼓。一生不屑稼穡,晚年牧牛原野,興致盎然,八十無疾歸山。
祖母的墓志銘:□老孺人,字□□(一九零三——一九七六),華沖村閔坳女,七歲許□家為童養(yǎng)媳,婚后與□公□□育兒女三。字不識,遵循三從四德;體弱小,偎大滿堂兒孫;家貧寒,樂施路人茶水。以撿谷拾麥充饑,靠紡紗織布保暖,畢生為家計苦心操持,瀝血嘔心,任勞任怨,飽受苦難。性溫和賢淑,忠厚善良,熱情好客,顧局識體,童嫗親敬。惜苦盡甘來,年邁染疾而終。
這*段文字,將于公元2006年4月*日獨家發(fā)表在大別山南麓那個青松站立的小山岡中的*塊花崗巖石板上。
以后,每年力爭都能趕回來,閱讀一遍。
我一生的行走半徑無論多長,這里永遠是我生命的圓心。